<
m4n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皇兄何故造反? > 皇兄何故造反? 第1070节
    怀恩面色肃然,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圣谕,皇四子见治,为中宫嫡出,身份贵重,聪睿明允,宜当早封,着赐封为郕王,以彰伦序之本,卫安社稷,钦哉!”

    ??!

    简简单单的两句话,将俞士悦炸的七荤八素的。

    诚然,近些日子朝中舆论汹汹,暗潮汹涌,俞士悦心中已有预料,天子必会有所动作,以安抚朝议,但是,他却也没有想到,天子竟然会这么做。

    郕王……

    这个封号,意味着什么,朝廷上下都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要知道,天子登基之前,封号便是郕王,如今皇嫡子同样以此为封号,这是否意味着,皇嫡子要继承郕国,肩挑天子这一脉的宗祧?

    心中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,俞士悦自己都吓了一跳,险些想要张口发问。

    不过,话到了嘴边,他还是压了回去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这种话是决不能问的。

    将皇嫡子封为郕王,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,天子都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的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再去追问,皇嫡子的这个郕王,到底是新的封国,还是继承的旧有封国,无异于往天子的伤疤上撒盐,就算一时无恙,以后也必定会被清算。

    倒是一旁的罗绮,惊愕之后,便问道。

    “怀恩公公,你没说错?陛下所赐封号是?”

    “郕王!”

    怀恩的情绪明显也不高,听到这句问话,白了罗绮一眼,道。

    “是哪个郕,诸位大人博古通今,就不必咱家多言了,旨意已到,咱家这就回宫复命了,告辞!”

    看着怀恩离去的身影,罗绮不由有些讪讪,也知道自己刚刚脱口而出的话有些不妥。

    朝廷封王,都不是随意封的,基本上都是取的古国之号,像是郕王这个封号,便起源于周朝分封的郕国,其他的封国当中,也没有和郕国像类的音。

    更何况,如果不是这个郕国的话,那么,天子必会避开类似的音和地名,岂会还用此号?

    罗绮讨了个没趣,转头看向一旁的二人,却意外的发现,不知为何,剩下的首辅大人和次辅大人之间,似乎也在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氛。

    张敏这个首辅大人,倒是和平常一样波澜不惊,倒是俞士悦,意味深长的看了张敏片刻,随后道。

    “首辅大人好手段,竟能劝得陛下如此,着实是令人佩服。”

    这一句话,便让罗绮彻底震惊,所以,次辅大人的意思是……

    给皇嫡子赐封郕王,这个主意是首辅大人给天子出的?

    再看向一旁的张敏,却见对方略微沉默,但是,却也并没有开口否认,只是苦笑一声,随后,便转身离开了。

    再之后,俞士悦也转身离去,只留下罗绮一个人,在风中凌乱,这内阁中的局势,看来远比他想象中的,要复杂的多啊。

    一念至此,罗大人顿时下定决心,以后一定要多想多看少说话,所谓万言万当,不如一默,果真是至理名言也……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是,赐封皇嫡子为郕王的这道圣旨,刚刚下到六科,朝中便顿时炸开了锅。

    要知道,皇子封王,是有时间节点的,基本上,只有太子册立,出阁读书,大婚和继位登基这几个时间,会进行册封,以示天恩。

    可是,如今这个时间点,什么都对不上,更何况,如今被册封的这位,虽然是中宫嫡出,可按年纪论,只是皇四子,在他的上头,还有一位皇三子朱见泽。

    如今,这位三皇子都还没有封王,天子却直接册封了四皇子,再加上这特殊的不得不引人遐想的封号,想不引起朝廷上下的议论都难……

    第1133章 代王进京

    天子封皇四子为郕王的消息,不仅让朝中群臣议论纷纷,也很快便传到了南宫当中。

    重华殿,朱祁镇坐在御座上,底下是朱仪和张輗这两位心腹大臣。

    行礼过后,朱祁镇倒是没有废话,直接了当的便问道。

    “宫中的那道旨意,你们想来已经听说了吧?”

    朱仪和张輗对视了一眼,随后,张輗上前道。

    “如若陛下说的,是皇上为四皇子封王的旨意的话,臣等确已耳闻。”

    于是,朱祁镇点了点头,道。

    “既然听说了,那就说说吧,你们觉得,皇帝此举,意欲何为?”

    底下二人抬头看了看,发现太上皇说此话的时候,神态倒是十分放松,并没有什么紧张之意。

    于是,张輗想了想,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如今朝廷上下,也都在议论此事,不少人都说,皇上此举,是意在昭示,四皇子日后会继承郕国一脉,以安社稷朝局,抚平近来东宫不稳之流言。”

    “据说,东宫的许多属官,听闻此消息之后,已然是高兴不已了。”

    随后,朱仪也跟着道。

    “不错,陛下,臣也觉得,这件事情闹了这么久,皇上那边,应该是想要安抚朝局,毕竟,如今正值江西灾情,朝中若始终围绕着东宫之事争执不休,怕是会耽搁朝政。”

    听闻此言,朱祁镇的眉头略皱了皱,应该说,从明面上来看,朱仪二人说的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但是,他始终觉得心中有些不安,诚然,郕王这个封号十分特殊,的确可以解释为,要让朱见治继承郕国一脉。

    可如果说,抛开这个封号不提,单是看封王的这个举动,其意味未必就那么单纯。

    当初,皇四子降生,皇帝大赦京畿内外,赏赐群臣,随后不久,便晋封皇后母族,待之以储君母族之礼,如今连周岁都未满,便破格赐封为王。

    这一系列的举动联系起来看,处处似乎都在彰显着这位四皇子,与众不同的身份。

    曾经作为帝王的敏感性告诉他,这道诏书,绝不仅仅是想要安抚朝局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不过,朱仪二人所说的,也的确是朝中如今的看法,因此,沉吟片刻之后,朱祁镇便道。

    “既是如此,那东宫这边,可以稍稍放心一些,不过,宫中皇后母族那边,要盯紧一些,明白吗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张輗略微有些意外,显然也听出了太上皇这话的弦外之音,迟疑片刻,他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是担心,朝中会有趋炎附势之辈攀附寿宁伯?”

    寿宁伯,便是朱见治出生之后,汪皇后之父汪瑛获得的勋爵封号。

    朱祁镇点了点头,道。

    “何文渊一事,便可看出,朝中人心浮动,并非一日,不管皇帝做了什么,但是,朝中总有投机之辈,如果说,还有人对东宫心怀不轨的话,那么,寿宁伯便是最好的渠道,所以,你们要盯紧了,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
    尽管心中觉得,太上皇可能有些多心了,但是,这本不是什么费心思的事,因此,张輗也便点头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随后,朱祁镇又道。

    “东宫如今暂且不必担心,那么之后,你们两府,便要用心办事,以后朝堂之上,多办事,少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现在尚且年幼,但是等到过上几年,真正参与政务之时,自然需要你们扶助。”

    这便是在嘱咐他们,接下来在朝堂上的立身之道了。

    话说的虽然是太子,但是,到最后谁需要扶助,只怕还不一定呢……

    张輗二人对视一眼,心照不宣的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请陛下放心,臣等一定竭尽全力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不论外界如何议论,总归圣旨以下,一切已成定局,对朱祁钰来说,该安抚的也安抚了,该贬谪的也贬谪了,虽然说,隐患没有彻底消除,但是至少一段时间内,不会再闹出什么新的乱子了,那么,接下来自然就是该把精力,转向朝政之上了。

    而论起近来朝政上,最难解决的事情,莫过于……

    “这就是沈尚书想出来的办法?”

    文华殿中,朱祁钰放下手里的奏疏,目光落在底下一脸苦色的沈翼身上,意味深长的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如今朝政之重,莫过于江西的灾情,这件差事,理当归户部管辖,这没什么可争议的。

    可问题就在于,灾情还牵扯到另一桩事,那就是皇庄和代王府!

    王竑当时以灾情为由,要求停罢皇庄及营建诸事宜,虽然被否决了,但是,这件事情却并没有结束。

    近些日子以来,仍有不少御史上本,要求朝廷节省财用,以赈灾民。

    何文渊被任命为江西巡抚,主理江西赈灾事宜,他这个人选一经敲定,户部自然也不好继续在拖后腿,只能尽快呈上赈灾的章程和所需的银两。

    而那个时候在朝堂上,户部就是用的这个理由,把王竑给堵了回去,如今,既然章程都出来了,那么,可想而知,一旦这份章程拿到朝堂上,科道们必会重提旧事。

    眼瞧着何文渊启程离京的日子一天天接近,沈尚书再不愿意,也只能硬着头皮递上了自己的办法……

    看着天子似笑非笑的样子,沈翼无奈的苦笑一声,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法子,营建王府,靡耗不小,那日王竑大人所言,也并非没有道理,国库的底子,您是知道的,全力支持赈灾的话,其他地方肯定要克扣一点,朝廷用钱的地方多,数来数去,的确是代王府的营建,没那么急迫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王府的营建不停,那么,就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抠些银子出来了,朝廷各处用钱的地方,都要紧要处,臣不敢耽搁,也只能用胡椒苏木折俸这个法子,来顶一阵子了。”

    不错,这位沈尚书,想出来的法子,还是之前用过的老办法,克扣俸禄,当然,好听些叫胡椒苏木折俸。

    但是实际上,就是让朝中的大臣们白干活,毕竟,他们是要过日子的,没事领些胡椒苏木回去,有什么用?

    平心而论,这个法子,的确能够解燃眉之急,可问题是……

    “沈尚书,你可知道,这道旨意颁下去,你和朕两个,可都是要挨骂的!”

    能解决问题,是不假。

    但是,朱祁钰不用想就知道,肯定会受到无数人的反对和议论。

    胡椒苏木折俸这个法子,向来是朝臣们深恶痛绝的,上次还是在大战方止,国库已经见底儿的情况下,不得已而为之,结果户部还是被骂的门都不敢出。

    如今,国库还不算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,对于朝臣们来说,明明有更好的办法,却非要克扣他们的俸禄,真要是颁下去旨意,不闹起来才怪。

    “呃……”

    沈翼的脸色有些尴尬,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是臣无能,但是,这次江西的灾情,涉及数州之地,而且,情况严重,许多地方几乎颗粒无收,除了赈灾之外,朝廷还要调派人手安置流民,灾情结束之后,还要帮助百姓复耕,如此种种,靡耗甚重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国库的底子,臣着实是…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!”

    看着一言不合就开始卖惨的沈尚书,朱祁钰白了他一眼,户部是什么底子,他还能不知道?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