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4n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书香世家(科举) > 书香世家(科举) 第52节
    等云舒他们到的时候,都不用安排,林氏早将请什么人,摆几桌酒都已经全部安排好了,只等着他们回来休息两日后就马上入手准备。

    云舒跟云安中了举人,可受到好处的也不止是他们俩,就连姐姐妹妹跟他们的外甥女儿都跟着抬了地位,自然最受吹捧的还是母亲林氏。

    原本云舒他们回来之后,林氏就有跟各地曾经不那么联络的人重新熟络起来。

    可他们顾家也是物是人非,一个曾经的大门户,如今没落到了只有几亩薄田,再有两个秀才养家,这落差不是一般的大,自然重新熟悉起来的人,也并不怎么待见林氏。

    有几次被人下了冷脸,林氏回家差点儿气个半死。

    如今不一样了,她统共两个儿子,少年英才都中了举人,年纪这么轻,将来中进士的可能性极大。

    就凭这个,这一段时间里,顾家成了整个凤城上层圈子里讨论度最高的家庭。

    原本大家是看不起顾晴这个寡妇的,而且还是被接回了娘家养着的寡妇。

    林氏原本也有想要让她再嫁的心,毕竟顾晴才二十岁出头,若是四五十岁,拿她也就不张罗了,偏偏顾晴的青春是才刚开始啊!

    然而到了凤城,寻了媒婆去说。偏偏年轻些的二三十岁的都没什么本事,有些本事的要么就是小妾成群,要么就是年纪够当顾晴的爹。

    为此,林氏也不知郁闷了多久。

    这会儿一听说顾家发达了,这不城里那些还不错的人家,虽然也有早年丧妻或者二婚的过来求娶,但是人家家境不错,性格面貌都合适的也有不少。

    更有些二十出头的秀才,还没有成过家的也有来求娶的。

    媒婆原本在外头说顾晴,都是说,虽然年纪大了,但是还算是长得好看。

    如今改了口,将顾晴大夸特夸,还要特地说她的两个弟弟年纪轻轻就做了举人,简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,叫听者都觉得,若不是顾晴做了寡妇,也轮不到他们来求娶。态度那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

    这日云舒在正在屋里休息,上午林氏在屋里安排酒宴的事情,顾晴也陪在旁边。

    因为去省城的路程比较近,除去云舒他们之前去考试的盘缠,家里另外还能拿出五十两银子来去办酒,林氏平时都有月钱,淼儿跟顾晴也先提前拿了些出来,算是对云舒跟云安的贺喜,但也就凑够七十两银子,对于这么点儿钱,林氏还是很难施展开的。

    倒是有人给送钱送地还有人送宅子的,云舒跟云安又吩咐,礼物便收了,反正也是礼尚往来,今日你送了,我也比着你的礼物,将来家里有什么事儿了也送回去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田地,不多的也能要,但是什么宅子、银子,就不好收别人的。

    然而田地收了如今也不能马上产出,至于礼物,宴席还没有开始,这会儿也没有多少人送来,也不好去典当。

    因此家里虽然比往日富裕许多,但是这次宴席上能拿出来的钱还是不多。

    既然要摆宴,菜品总是要的,一桌按着二两银子算,亲戚两桌、乡绅两桌、朋友两桌,加上女眷,二十桌也差不多了,加上还要买好茶招待,这就是四十到五十两。

    另外家里还要请人、请厨子,加上请柬,笔墨纸砚要用钱,怎么也得算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还有桌椅,他们是不够的,这一点林氏已经差不多算出来,于是对身边的幼鱼说道:“家里的桌椅不够了,你去叫升儿官儿两个人去林家问问,看能不能借几套桌椅过来,咱们到时候也给搬回去。另外把笙歌叫来,我有事儿找他。”

    林家也没有摆过特别多的宴席,另外的桌椅还要自己买,除此外,还有盛饭菜的器皿,这里开支只怕还要十到二十两银子,这还不算是买好的。

    另外洗完收拾,还要继续雇人,这个一二两银子也就够了。

    若是经常办酒席的,器皿家具都有现成的,开支完全不用那么大。

    只是他们回到凤城,屋里光秃秃的,什么也没有置办,有这个心也没这个钱,这次关键时刻,就不得不什么都买了。

    林氏叹了一口气,算了算,一百两应该不差的,这才停下了在桌上敲打的手指,转过身来看女儿。

    “前几日,钱媒婆过来说的那几家人,你到底有没有看上的?我看着个个儿都好。既然要嫁,低嫁个秀才也不错,明年家里总能有些余钱,到时候娘再给你添些嫁妆,你过去了也不用看人脸色。

    况且一切还有你两个弟弟呢,要是有人敢欺负你,准保他们吃不了兜着走。你过去就是享现成的福,你还犹豫什么?左说右说,都不见你表个态度。”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jc 1个;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张起灵你什么时候回来 30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第58章

    天气渐渐要冷了, 顾家九月份十月份就要开始量身材,然后等着赶制新衣。

    顾晴成日闲在家里,平时最多帮着母亲管管家事,不过仆人因她是已经出阁过的小姐, 有事儿也不经常找她。

    闲下来了, 她就做做针线,经常做的倒不是她自己, 丹姐儿小孩儿身体, 一天一个模样, 所以经常新衣服做起来, 过不了两个月就紧了, 因此顾晴做的都是丹姐儿的衣服。

    听到母亲“催婚”, 顾晴将针线放到了一旁,有些不解的说道:“母亲这么着急做什么, 我还不着急呢。我相公才去了多久, 就想这个了。况且我在家也挺好的,将来就算一辈子待在家里,难道舒哥儿、安哥儿还不养我这个姐姐么?”

    林氏闻言,眼睛瞪大了看着女儿, 手指指出了三的字样,说道:“才去了多久?丹姐儿都四岁了,你都要守寡三年了!舒哥儿跟安哥儿守孝也就这么长时间,姑爷难道能亲过你爹?又不是守孝, 要不是之前找不到好的,我看你早该改嫁了。”

    顾晴十分不理解地道:“母亲, 为什么你总要这么劝我!?那父亲没了, 你还不是拉扯几个小的长大?怎么到我就逼着我嫁呢?”

    林氏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女儿:“什么叫逼着?姑娘, 你跟我一样吗?我年纪大了,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撑在那里,我改什么嫁?你将来老了,难道指望丹姐儿养活?”

    “我有自己的嫁妆,我住在自己家里,怎么就不成了?”

    林氏将手按在桌子上,说道:“是!你有自己的嫁妆,不求别人养活。两个弟弟也尊重姐姐,你要不嫁我也逼不了你。但你也想想,你两个弟弟难道就没有老的时候?将来他们的儿子也保准孝顺你?你是他们的姑妈,又不是亲妈!你娘是过来人,你该听我的才是,不要这样任性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要看我年纪大了,但我也不是万事不懂的人。要说我四个孩子,在我身边陪着最长的就是你了。家里当初是云舒努力撑起来的,我不能不说,他在我心中确实是最重的一个。

    可我知道,男儿长大了都是要远走的,他们有抱负,咱们这些女人不过是待在家里守着罢了,盼着他们回来,能多团聚两日,你们这些女儿嫁得近了,才是真的能时常联络。

    其实真要比孝顺,难道你会不如你弟弟妹妹吗?在娘的眼里你们都是我的孩子,没有男女轻重可言。你是我的大女儿,舒哥儿他事事都能自己料理,我心里反而更疼你。可要留住这个家,难道要靠你?

    这年头,女户怎么容易?就算把个家业交到你手里,你敢接手吗?你没有丈夫,就撑不起来一个家。将来丹姐儿嫁出去了,难道你要指着云舒跟云安的儿子来帮衬她吗?你要有个儿子,我也不催你了。”

    林氏这话道出了身为女子的心酸,她自己是愿意为顾英礼生这四个孩子的。

    然而顾晴不同,她有了丹姐儿就不想再要别的孩子了。如若再跟别人生,那不管男女,都不是她期盼的。

    然而她顾晴又不得不承认,母亲说的话虽然现实,却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这会儿屋里也没有外人,母女二人这才敞开心扉聊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林氏见女儿将话放在心上了,她也就没有步步紧逼。

    她希望女儿能够看清楚她现在走的路,将来就算她真的不再嫁了,那也是她看清之后选择的,而不是被因为自己的一时意气。

    屋里沉默了不到半刻钟,外面笙歌就进来了。

    笙歌进了屋,恭敬问道:“太太叫我?”

    林氏整理好情绪,对笙歌说道:“一会儿你去幼鱼那里说一声,拿二十两银子出来,到时候升官他们回来后,跟杨嬷嬷还有吉祥二人清点一下看家里还缺多少桌椅跟器皿,商量着这两日都买齐了。这样借来借去太麻烦,总要分一两次把东西都买买完。”

    笙歌应了,然后见林氏没再吩咐,就从屋里退出去了。

    这边云舒今天休息够了,早上给宋城的堂兄顾云璟写了一封信,问他考试的成绩,顺便说了自己跟弟弟都考上了的消息。

    本来想要到门外去找个人帮忙送信,结果找了半天都找不见个男人。

    于是只能到姐姐那里问问春儿暖儿,想知道升官他们哪儿去了。

    这才知道,原来为了将宴会办的体面,家里能用的都被派出去了,就一个吉祥方才也被派出去买东西了。

    云舒没有办法,只能去母亲那里说一声,自己出去寄信。

    林氏说道:“等他们回来也是一样,天晚了,你走来走去又耗时。”

    云舒道:“回家之后就没有出过门,也想出去逛逛走走。”

    林氏闻言,这才答应让他出门了。

    云舒拿了信,一路从门里出来,正好到了外头,却见升官他们带着一群林家那边儿的几个稍有膂力的小伙子,正抬着一些桌椅从屋里进来。

    运送自然是有驴车马车运来的,但是东西安置还是需得人力来。

    升儿见云舒在这儿,手上还拿着信件,知道他是有信要寄送,便赶忙放下东西,朝云舒这边过来了。

    “二爷有什么要吩咐,我来做。”

    云舒问他:“你们手头事儿很多?”

    “桌椅归置好了也就好了。”云舒朝他身后看了看,只怕一时半会儿弄不好,便说道:“没事儿了,你去吧。”

    等他要出门,升儿赶紧叫住云舒,说道:“二爷,今儿早上蔡家来人了,知道你在家休息,不好打扰。蔡老爷说了,你若得空,大家相熟的要聚一趟,派人叫我跟你说一声呢。”

    云舒点点头:“行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升官这才“哎”了一声,然后同其他人一起忙活去了。

    云舒于是自己去寄了信。回家的时候街上风景渐渐看得不那么清楚了,这会儿已经九月多,都过了秋了,天气越冷不说,日昼也渐渐短了。

    正走着,天空忽然一阵响雷,闪电连成一片,就在云舒的头顶上方劈开。

    云舒被这声音给震得鸡皮疙瘩爬满一只手,还来不及震撼,倾盆大雨说下来就下来了。

    行人纷纷加快了脚步,云舒也伸手去遮脑袋,然后一路小跑着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到了门口,升儿已经在外头守门,瞧见云舒这个模样,立马小跑着过来。

    “二爷,怎么淋得这个样儿。”

    云舒叹了一口气,用是湿透了的袖子擦着脸,虽然没怎么擦干了,至少视线清楚了。

    “别提了,才刚要回来,路上就下了雨。这天气说变就变的,真实晦气。”

    云舒说完,也不再跟升儿闲聊,小跑着就回屋去了。

    然后吩咐吉祥打水给他来洗澡,自己把外衣换下来,擦干净了在屋里头等吉祥的热水。

    头发还是湿漉漉的,越发觉得头昏脑胀,十分不舒服,还大了个喷嚏。

    云舒是吩咐吉祥去的,但是吉祥路上遇到了笙歌,正好他有力气,便也叫他帮忙了。

    很快热水放好,云舒吸着鼻子去泡了一刻钟,中间的笙歌来加了一次热水,云舒泡得差点儿睡过去,后来还是笙歌提醒,这才赶忙起来穿好衣服,躺在床上休息。

    笙歌看他这个状态不行,于是让杨嬷嬷给烧了姜汤,等云舒喝了,发了会儿汗,这才舒服了许多。

    晚间吃过饭,便睡下了,晚上脑袋一直疼,云舒还想着明儿该请个大夫来看看,强迫自己睡过去。

    本来以为自己会病一场,谁想第二天早上起来竟然舒坦了,也是觉得奇怪。

    反正身体好了,就没有再多想什么。

    之后想着蔡博文昨儿来找自己的事儿,于是准备今日就找他玩儿去。

    到了蔡博文家,果然被带去了淑芬那里吃酒。

    在这之前,云舒大概也能猜到蔡博文找自己是要做什么。他们一同去考试,都考中了举人,云舒他们休息够了还要看着家里置办酒席的事情,忙得都没功夫会客,更不要说相聚出来玩儿了。

    除非是跟淑芬有关,不然蔡博文也没那么着急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