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4n3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医汉 > 第327节
    李肇过去和元稹没什么交情,他在自己写的《国史补》里头还暗搓搓点评元稹等人, 说元和体指的就是他们几个抱团的,在写诗方面天下读书人“学矫激于孟郊,学浅切于白居易,学淫靡于元稹”。

    可见文化人哪有不爱对别人指指点点的,元稹他们议论李杜,其他人自然也议论元白。

    李肇自认为自己平时非常低调,从来没有在其他同僚面前表露什么不该表露的情绪,可今天也不知怎么回事,他才刚入列没多久,就发现尚书左丞元稹特意绕到他们这一班。

    甚至还往他身上多看了几眼。

    上早朝时每个人的位置都是固定的,全按照自己所在衙署以及官职来排列,元稹虽不认识李肇,却可以凭借将作监这边的位次猜出哪个是他!

    没错,就是他,李肇!

    私底下写书八卦官场同僚和官场同僚的家伙!

    元稹觉得自己将来得空了,也得把自己记得的趣闻逸事给记一记,若是都叫旁人来写的话岂不是很容易为旁人左右?

    正好有从苏轼那边学来的新式装帧,到时候正好可以把写好的新文章装订成册。

    元稹不知道的是,所谓的新式装帧很快就不新了。

    他们家皇帝陛下李昂现在也拿到了许多可以推而广之的新项目,正琢磨着找谁来负责呢,就听霍善他们讨论起刚走马上任的将作少监。

    这人闲得要命(都有空写书了),还恰好刚被调到将作监去,不给他多找点活干怎么成?

    于是李肇既被元稹多看了许多眼以后,又被他们家年轻的皇帝陛下多看了许多眼。

    看得李肇心突突直跳。

    他心里那种不祥的预感很快得到了验证。

    散朝后皇帝召他留下聊了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,旁边的尚书左丞元稹不知出于什么心理,竟也对他夸赞有加。

    说是合该让他多干点活。

    这下连旁边那些笑面虎一样的宦官都向他投来了打量的目光。

    难道这是皇帝选定的棋子?

    他们这些能左右皇帝废立的人,最忌讳皇帝不听话,皇帝要是想重用点什么真正有能耐的人,他们心里是不乐意的。

    那些人心里有自己的清高,有自己的坚持,瞧不起他们这些宦官,一口一个阉竖。

    呵,这些家伙再怎么瞧不上他们,还不是得走他们这些天子近侍的路子谋求幸进。

    谁又能高贵过谁!

    霍善对朝中这些人的心思一无所知,他给苏轼备了车马和酒钱,送他出发去洛阳浪。

    其实霍善建议苏轼再等等,他也六十多了,长安离洛阳虽近,往来也得花个两三天,一路上走着多辛苦。还不如等回头他或者李时珍他们刷出洛阳地图来再过去。

    不过苏轼不听,人就在眼前了,他怎么能继续空等。

    人生苦短,及时行乐!

    他,立刻,马上,要去洛阳找白居易!

    霍善见他这般坚定,也就不再多劝,只是给苏轼递个小招牌,让他过去找个医馆挂靠过去。

    免得他们几个五六十岁的人聚在一起喝出点毛病来他赶不过去。

    苏轼连连应下,表示事情包在他身上。

    那神色、那态度,怎么看怎么不靠谱!

    霍善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就变唠叨了,肯定是他们这些整天不遵医嘱的大人给害的。

    他送走苏轼,又迎来了带着美食来投喂自己的李凑,这厮昨天看苏轼搜罗到美食带过来,今天也有样学样开始打包吃的喝的过来。

    比如今天他就去把他哥李炎的早饭全打包了。

    没办法,他哥比较会吃,他自己没有好厨子。

    霍善:?????

    你们老李家可真是祖传的兄友弟恭啊。

    霍善没和李凑假客气,与他一起瓜分了本应属于李炎的丰盛早膳。

    吃饱喝足,霍善才和李凑说起自己今晚要离开的事。他已经在这里待满三天了,再不回去师父他们就该担心了!

    李凑问道:“你师父是什么人?他医术是不是比你还厉害?”

    霍善道:“我师父可厉害了,但他最厉害的不是医术,他什么都能给我做!”

    没错,他师父就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墨家传人!

    李凑听得心潮澎湃,恨不能也去坐坐霍善说的火车。

    “你能不能带我一起回去?”

    李凑积极询问。

    霍善无情拒绝:“不能。”

    李凑现在还活蹦乱跳的,也没有什么是他们那边非常需要的特别技能,没什么必要浪费一张邀请卡。

    邀请卡的掉率实在不算高,连已经跟他学医挺久的李丽质都没跟他回去过来着。

    李凑也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处境根本不可能远行,听霍善这么说也没太失望。

    他很快揭过这个话题,问霍善最喜欢哪样早点,等下次霍善过来他再去他哥那边顺点!

    李炎气势汹汹找过来一看,见自家弟弟正跟在霍善屁股后面转悠,只得唉声叹气地离开了。

    小孩子就是这样,有了朋友以后家里人都靠边站了!

    李炎没有去打扰,兀自带上王氏到坊间玩耍去。

    霍善白天仍是带着李凑和医馆中的坐馆大夫一起义诊、用大量患者作为活的医案传授他们医理,只偶尔看看苏轼给他发送的沿途见闻。

    苏轼说白居易自称每次到了驿亭就要下马绕几圈,看看有没有元稹写的诗,所以他这一路上也要停下来找找,于是给霍善发了一堆他看不太懂的诗人真迹。

    看来这古往今来的文化人,都挺爱到处留下自己的诗文。

    虽然不是很懂这是什么爱好,但是霍善觉得下次他也可以在上面留首《汤头歌》之类的玩意,这不看着也挺有文化的吗?

    当天傍晚,霍善别过李凑,夜里自己就回去了,留苏轼和李世民在那边各自活动。

    他们的一个复诊疗程还有七天才结束,足够苏轼溜达到洛阳浪上几天的。

    到时候说不准还能把霍善也捎过去玩耍。

    霍善结束了这次的上门出诊,瞅了眼诊金结算页面,赫然发现这次商城里多了样新商品:牛乳四吃!

    霍善:?

    霍善打开介绍一看,才知道唐代人非常喜欢吃牛乳,后世常见的几种都已经非常流行。当时的人认为牛乳比肉还好,孝顺老人的孩子都该想办法为家中父母长期提供这东西!

    这四种吃法是酪、酥、醍醐以及乳腐!

    在李肇所写的《唐国史补》中,曾经用这四种滋味来比喻某家人的四个孩子(都已经功成名就):说是大哥俗而有格,像酪;二哥美而多入,像酥;三哥言粹而少用,像醍醐;最小的弟弟呢,平庸顽固得像乳腐。

    可见这牛乳四吃,在大唐已经非常流行,说出去大家都懂。

    酪、酥、醍醐的制作流程大差不差,属于不同精炼程度的产物;乳腐则是另一种做法了,一般像是点豆腐一样把它凝结成乳饼备用。

    现在购买【牛乳四吃】,即可尽享大唐牛乳吃法!

    霍善:?????

    你个李肇,怎么点评个人物还能用吃的来形容啊!

    有空得去你家看看你是不是特别会吃!

    最好捎上元稹他们一起去,问问他们这些元和体领头羊分别是什么口味。

    第312章

    霍善把自己的想法讲给苏轼听, 正在路上将就一晚的苏轼听得在梦中哈哈大笑,叫人左右房间里没睡着的旅客都疑心隔壁是不是住了个疯子。

    突然拥有了乳制品供应商,霍善还是挺满意的。

    他又倒过去看这次大唐之行有没有给奖池增加什么新技能。

    这一看,又看到个叫人摸不着头脑的一次性技能道具:【榜子百余】。

    霍善认真研读过道具介绍, 才发现这玩意居然和杜牧有关。可能是他给杜牧家里人治了病才收获了它!

    不过这东西, 大抵也是没什么用处的……

    所谓的榜子,指的是下属给上官写的非正式公文, 有些东西不好写在明面上, 就只能私底下报上去了。

    这里讲的是杜牧在扬州到处浪, 一到晚上就夜宿妓馆。杜牧名气大,出身又高, 且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, 负责夜间巡查的虞侯根本不敢管他, 只能私底下给当时镇守淮南的牛僧孺递榜子告状。

    牛僧孺收到榜子后没有立刻对杜牧进行思想教育, 而是私下把这些榜子给留下来。

    过了一年,牛僧孺才在一次月初例会里当着所有幕僚的面对杜牧谆谆教诲:“小杜啊, 你都在外面都找过那么多相好了,要是有喜欢的就带回家养着吧, 别再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夜间独游了。大晚上到处黑灯瞎火的, 万一你走夜路出什么事多不好?”

    看看人家这话说的,一看就是当领导的!

    杜牧是个好面子的,哪里能承认,立刻表示没有的事, 我怎么可能经常大晚上出去浪?

    牛僧孺见杜牧死鸭子嘴硬, 当即叫人抬出满满一箩筐文书来, 里头全都是厢司那边递上来的关于杜牧夜游的榜子。

    杜牧只能羞惭地认错。

    据说也是在牛僧孺这位前辈的点拨之下,杜牧才幡然悔悟地写下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 赢得青楼薄幸名”这么一首诗反省过往的荒唐。

    所以,只要用了这个【榜子百余】,即使你被告状一百次也不会有事!

    霍善:?????

    好家伙,还有这种好东西啊。

    不过霍善感觉自己不太能用上,毕竟一般人告他的状就算告个千八百次也不一定能成功。

    他,霍小善,从小就是爹和师父他们的心头宝!!!

    只不过这杜牧,怎么能做到一年里头被人告状一百多次的?他这大晚上出去浪的概率到底得多高啊!

    虽然每个人有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,霍善还是觉得这个杜牧有点浪过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