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显忠发电报:兄弟快来,你我一鼓作气,拿下宿州!
邵宏渊回电报:你不挺牛吗,你自已打啊。
面对邵宏渊的摆烂,李显忠只好独自血战,付出更大的代价,这才攻下宿州。
但随后不久,金军主力赶来支援,大举反扑。
孤军深入的李显忠,此刻处境岌岌可危。张浚察觉到危险,命令撤退。
金军主力重新夺回宿州,并大破撤退的宋军,‘隆兴北伐’就此草草收场。
这一战,损耗的不仅是南宋国力,还将赵昚的心给伤了。
赵构表示:你看看,我就说你打不赢吧。现在又要求和了。
赵昚气得不行:当初打赢的时候,你不也求和吗!
隆兴北伐,以宋败签订‘隆兴合议’而结束:南宋将收复的地区全部归还金朝。此后,赵昚不再北伐。
表示心彻底伤透了。
但赵昚也没有彻底摆烂,既然不考虑北伐了,那就一心治理国政吧。
赵昚整顿吏治,裁汰冗官,重视理财,赈济百姓,南宋呈现安定局面,史称“乾淳之治”。
虽称不上多么的繁荣盛世,但至少在赵昚的治理下,百姓生活安居。
执政后期,赵昚日渐身心俱疲,有了退位之心。也想像赵构那样当颐养天年的太上皇。
但..赵构居然还没死。
赵昚只好一等再等。
公元1187年,八十一岁的赵构终于嗝屁了。
赵昚迫不及待,以,为先帝守丧三年为理由,禅位给了太子赵惇。
这人一老啊,就特别念儿女。
赵昚也不例外,在宫里唱歌:常回家看看~回家看看~~
但赵惇爱答不理,一年才去看望一两回。
赵昚气得不行:赵构是我干爹,我都每天去请安。我是你亲爹!你居然都不来看我!
因此郁郁不乐,忧愤成疾。
公元1194年,赵昚病逝,终年六十八岁。
...
第343章 我愿当先锋
听罢之后,赵匡胤轻哼一声:“真是孝顺儿子,那你死的时候,他有没有来看望你。”
赵昚委屈巴巴的摇头:“我那时病危,临死前就想再见儿子一面。门口一有脚步声,我就抬头去看,但总是失望。后来丞相留正率群臣去请赵惇来看望我,拉扯间,都把赵惇的龙袍撕裂了,赵惇还是不来。”
“两天后,赵惇将留正等人停职待罪。消息传到我这里后,我彻底绝望,然后就...”
赵匡胤双眸一冷:“哼,混蛋玩意!”
随即深吸口气,走了上前。
眼神从冷冽变得柔和起来,拍了拍赵昚的肩膀:“孩子,没事了。以后在围城,有太祖罩着你。那种不孝子孙,等他来围城后,太祖替你揍他!”
赵昚感动:“多谢太祖。”
赵匡胤随即哈哈一笑,转身看向众人:“看见没,之前宋朝皇帝一个比一个不行。结果一到我的nba,就出了个好皇帝!”
王莽:“是dna啊!!再说,北伐不也没打赢吗。”
赵匡胤:“那又怎么样,胜败乃兵家常事。反正赵昚,我很喜欢!”
众人:“啊是是是。”
高座上的秦始皇一笑摇头:“赵昚可以分个中等房,但既然如此,不如让他跟你一块住吧。朕感觉,赵昚像是挺空虚的,需要人陪。”
赵匡胤看向赵昚:“你愿意吗,我是上等房,住三四个人都不嫌挤。”
赵昚:“好!能和太祖住一个屋檐下,实乃后世之幸。”
赵匡胤哈哈大笑,现在更是怎么看赵昚怎么喜欢。
“好好好,回头把房间重新装修一下,分个两室。”
众人皆笑。
赵昚也挠头笑,随即注意到了殿门口的赵构三人。
三人正跪着呢。
赵昚:“太祖,他们...”
赵匡胤:“他们三个做的混账事不用我跟你说吧。前世的孽,今生还,围城赏罚分明。”
赵昚点头,但随即还是走了过去。
想搀扶起赵构,但又不敢。
“干爹,你们在围城..过得还好吗。”
赵构直翻白眼,神情已经表示:你看我像过得好的样子吗。
赵昚尴尬。
这时,秦始皇走了过来。
“起来吧。”
三人磕头:“多谢始皇,还请始皇不要再让我们出城了。”
秦始皇:“赵佶、赵桓出城两次,还剩最后一次。赵构还剩两次。不出城是不可能的,但这次,朕可以安排你们,让你们见识下,什么叫真正的出城。”
顿了顿:“胡亥听令!”
胡亥:“在!”
“即刻出城!”
“是!”
半个小时后。
出城人员确定,只出城一队。
队长:胡亥。
队员:王莽、刘秀、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司马绍、赵匡胤、完颜阿骨打、赵佶、赵桓、赵构。
总共十二人。
新人有四个..不对,新人只有一个:阿骨打。
完颜阿骨打还是有些忐忑的,毕竟看赵佶三人的惨状,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惨。
曹操:“不用过于担心,只有城门关闭后的场景才是地狱难度,关闭前,一般来说还好。”
完颜阿骨打:“原来如此,你们都能对付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