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4n3小说网 > > 以身饲龙 > 第34章
    上官筠道:“是,我爹也是打算给他谋个荫职,打算送他去羽林营里去管束管束,也省的他在京里和其他浪荡子弟整日闲着生事。”

    李知璧笑道:“我看令尊也是太严了些,其实令兄虽然随性些,却十分有孝心,平日里也是一心护着你,并没有什么坏心,何至于如此苛责。”

    才说了几句,门口却有人通禀:“王爷,齐王殿下和临汝公主听说太子殿下和上官小姐还在,想进来叙话。”

    李知珉看向李知璧,他是太子,合该他同意,李知璧已笑道:“快请。”

    齐王李知璞和临汝公主李若璇走了进来向李知璧行礼,上官筠也连忙站起来,李知璧制止他们,笑道:“自家兄弟姐妹,也都是熟惯的,不必拘礼了。”

    李若璇果然十分亲热地拉了正要行礼的上官筠笑道:“今儿都没找到和姐姐说话的机会,好不容易散了宴想和姐姐说句话,他们又说你和太子哥哥来找皇兄了。”

    上官筠和她交好,笑道:“劳公主牵挂了,还不是我那哥哥,莽撞冒犯了秦王殿下,我只能央了太子殿下居中搭桥,给殿下赔罪呢。”

    李若璇道:“早知道你喜欢这珠子,那天皇兄给我我就拿了送你——也不是什么稀罕物。”

    上官筠满脸惭愧笑道:“公主莫要再提,总是哥哥和我的不是。”

    李若璇看了眼李知珉,心里微微有些不满,御赐之物,何等珍贵,居然真的就随手赏给身边侍婢,上官世家大族,更该着意结交,偏偏任由太子和上官筠交好,大好机会轻轻放过,难怪母后恨铁不成钢,气得日日忧心。但这话不好当着太子面说,她年纪尚幼,却颇为老成,直接道:“皇兄在这上头不太留心,心又软,一贯纵容下人惯了。”又看了眼赵朴真,冷冷道:“叫我说,别以为是母后赐下的女官,自己有那么几分才气,皇兄又心软宽厚,便自恃才高起来,再怎么也是皇家婢罢了,莫说一颗珠子,就是你整个人都是我们皇家的,才高又如何,能高过外边的相公们吗?不要给你点面子,便就自高自大,辖制起主子来了。”

    赵朴真垂头不语,上官筠忙笑道:“这又怎么说,公主万万别为我又生了气,更别发作,原是我们的不是,倒连累了这位尚宫。”

    李若璇冷笑了声,到底没有继续,李知珉只不说话,李知璧看气氛又僵了,笑着又问齐王李知璞功课,李知璞性子也是极随和的,一应一答,把话题说开不提。

    第23章 拜师

    端午宴散后,赵朴真在宴上大出风头的事传开,几个从宫里一起来的女官都有些反应不一,虽然面上仍是和从前一样,但到底有了些生分。

    花菀背后悄悄和她说:“罗绮说你是运气好罢了!王爷本来那珠子是要给皇后,被皇后娘娘训斥他耽于玩乐,整日里念头只用在这上头,王爷受了训斥不舒服,才顺手把那珠子顺手赏了跟前人。还说你赌书那事儿,是人家上官家懒得计较,其实上官小姐才名远播,哪可能背不过你,不过是看你舍不得,不好当面让你丢丑,其实王爷本意也是要让上官家赢了去,没想到你没体会主子意思,争强好胜,王爷虽然面上没说什么,心里肯定不喜欢。”

    赵朴真点头道:“兴许是吧。”心里却想着,这煞神心里的弯弯绕,谁知道呢?

    花菀却又提醒她:“听说那个宋霑说要到华章楼和你抄书,王爷同意了,你要小心,万一他和王爷要你……这可和上官公子那不同,上官公子用鹰换美人,王爷顾忌名声没许,这宋霑可是正经举子,又有才华,她们说,若是他开口要,王爷给了,那是重才赠美……可是那可是个老头子,你可小心了……”

    这王府里消息传得真快,小人们自有小人们的消息渠道,但是整个王府却仿佛漏风一般,下人们肆无忌惮评论主子,连她们几个宫里来的,在宫里规矩森严,现在却也开始随波逐流起来。

    李知珉倒没有什么不喜的神色,他给赵朴真说宋霑的来历:“宋霑少有神童之名,在乡里曾连第榜首,文采斐然,文如青钱万选,后来得中举子,便不肯参加科举,圣后之时曾下诏召他入朝,他辞了,说不欲事女主,圣后当时很是没面子,却也拿他没办法。到先帝之时,严荪曾召他入朝,他又以母病辞官,到了父皇这一朝,因东阳公主不喜他,以为他以拒官求名,沽名钓誉,实无才干。”

    “他说要亲自来抄书,我已许了他每日来华章楼,你到时候接待他便是了,华章楼上下尽你调配。”

    邵康却对赵朴真道:“抄慢些,让他多来几次,”他面有喜色:“此人在士林中颇有名望,便是不肯投效王爷,只要有来往,千金买骨,王爷不愁没有人才来投。”

    李知珉微微一笑:“宋霑性情乖张,嘴巴刻薄,亲近反易招其辱,到时候又被他拿去做名声,太也划不来,还是顺其自然,不必刻意结交。”

    赵朴真听他说得促狭,不由好笑,李知珉看她嘴角微弯,不由也多说两句:“但有才学之人,总不肯愿意胸中所学就此埋没,少不得喜欢炫耀一二,此人又兀傲清高,你多哄哄他拿出些真才实学来,和他多学点儿。”

    时近六月,华章楼如今槐树上正开花开得热闹,宋霑进了华章楼,看到庭前累累的槐花,已是精神一振,毫不见外地叫赵朴真:“丫头不忙别的,先把这槐花扯上几把,蒸上再说,不要叫别人做,不干净,你自己来。还有,叫人去井西巷那边沽的重阳酒来,和他说是我老宋要的,要冬天酿的,不要最近的,不许掺水了。”